自主學習
本校於2018-2019年度起推行校本自主學習計劃,致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。當中包括導學案、分組活動化教學及整理筆記等等。
教學流程:
1) 導學案&預習
各科均準備導學案引導學生進行課題預習,配合不同種類的教材讓學生自行預先準備課題知識點。
學生進行預習後,教師能於課堂中進行更深化教學及活動,達到翻轉課室效果。
2) 分組活動化教學
學生於課室以分組形式分配座位,以4-6人小組為單位,進行課堂活動。
學生按不同能力程度分組,希望達到學生之間互助互補的效果。
每組設有組長(定期輪轉),以及各組員均安排日常職務。(如收iPad、派發教材等)
3) 課堂流程建議
- 引用預習內容,講述學習重點
- 深入解說,發展活動
- 小組活動教學,實踐訓練
- 檢視學生進度,展示學生成果
- 總結,佈置課業
4) 整理筆記&總結
以每課堂/章節為單位。
教師可與學生共同編寫筆記或提供適當指引。
建議教師定期檢查,可善用Google Classroom收集。
「自主學習245」備忘
「二」 兩原則 |
1. 學習重點明確 |
|
2. 集中處理難點 |
||
「四」 四元素
|
1. 課前自習
|
· 整理已有知識 · 找出學習難點 · 預備課堂內容 · 紀錄自習所得 |
2. 討論協作
|
· 合作完成任務 · 協作解決困難 · 互相補充資料 · 共同展示成果 |
|
3. 切磋砥礪
|
· 組別間互提問 · 提出評估建議 · 思考同學質疑 · 修訂討論結果 |
|
4. 點撥回饋 |
· 回饋學生報告 · 釐清重要概念 · 延申學習內容 · 總結梳理重點 |
|
「五」 五步曲 |
1. 引起動機、課題導入 |
|
2. 新課學習、精講點撥 |
||
3. 分組協作(實踐訓練)、檢測評價 |
||
4. 成果展示、分享交流 |
||
5. 總結歸納、鞏固訓練 |
